图书馆

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衡阳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HENGYA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HENGYANG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卓越服务——健康宣教【登革热】

创建时间:2025-04-10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加,蚊虫活动逐渐频繁,这也使得由蚊虫传播的传染病—登革热的风险加大。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登革热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传播方式、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如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如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南方地区存在本土病例,而其他地区则多为输入性病例。

 二、登革热的传播方式。

 登革热的传播方式相对单一,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实现。伊蚊在吸食了含有登革病毒的人血后,病毒会在其体内增殖,大约经过8-12天的潜伏期,伊蚊就具备了传播病毒的能力。当伊蚊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33f58dd3a194a21bcf563948e449eff


 

三、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发热期(3~7天)

常急性起病,发热为首发症状。24小时内体 温可达39°C以上。部分病例呈现“双峰热“ 发热时可伴心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四肢可见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可出现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斑、牙龈出血、鼻衄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束臂试验可阳性。

  (二)极期(4~8天)

部分患者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病情加重,可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明显出血及血浆渗漏征等。少数无明显皮肤黏膜水肿等表现的患者,仍可出现严重出血如皮下血肿、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咯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重要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少数患者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三)恢复期

发热、胃肠道症状、出血等逐渐好转,皮疹消退,可有皮肤瘙痒。少数患者乏力等症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四、登革热的预防

1.穿长袖衣裤, 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

2.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哪怕是高档酒店,也要注意室内灭蚊。

3.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4.外出旅行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登革热防治要求。

5.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和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

6.我国尚无上市的登革热疫苗。主要预防措施是防蚊灭蚊,清理卫生死角和各类积水容器,清除媒介伊蚊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
  7.医院收治病房、院内和医院周围要开展杀灭成蚊措施;病房及值班房间安装纱门和纱窗。
  8.医务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使用驱蚊剂等预防蚊虫叮咬。

 

4cf6fbd2d23ce421fc37bf774b8d81b

 

 

五、登革热的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早隔离。

 

 

一审:刘志敏

二审:何万平

三审:欧 松

科室导航

北院门诊

诊疗区

南院门诊
血液传染病门诊
检验一科
检验二科
特检科
放射一科
放射二科(CT室)
血液净化中心
肝病科

学科建设

结核科
艾滋病科
感染科
综合性外科
综合性内科
中医科

住院区

肝病一科
肝病二科
结核一科
结核二科
结核三科
结核四科
血液传染科
中医科
外科
伦理委员会

GCP组织

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急性传染科
急性传染科